logo.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资讯 >> 综合论坛

EPC总承包模式探讨

发布时间:2017-08-28 08:08
【字体:
分享至:
 

EPC总承包模式探讨

硚口区审计局  李蕙

EPC工程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或联合体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总承包。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由工程公司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进度、费用、质量、安全以及设备安装、试车、技术培训、交付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

    一、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1、 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2、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3、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4、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发包人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成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约定,是否达到招标及合同约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5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责任人。

二、EPC合同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EPC项目协议书末尾明确:除根据合同约定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进行增减的款项外,合同价格不做调整。复杂严谨的合同条款仍然无法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费用纠纷,如:

1、因招标文件未对道路下水是否为雨污分流进行明确,致使实施时难以认定;

2、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现路基较大面积土质为软土层,现场需大量更换土方,费用增加较大;

3、道路交叉口有公安监控一处,迁改费用如何定性;

4、天然气管道、主供水管道及高压线迁移等,由于多为垄断企业施工,正常计费与实际费用之间差额较大如何计算;

5、招标清单为现状道路及绿化带拆除,单位为项,场地内的树木移栽费用如何处理等等。

三、EPC总承包模式的问题分析

1、设计质量无保证,由于总包单位的设计、施工仍然按照原由单位的运作模式运作,仍然缺乏有效沟通,没有以设计为主导,更有的单位甚至边设计边施工。

2、不排除总包单位在承接到工程后找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层层分包,在利益驱使下,分包单位为了满足自己利益最大化,造成项目工程质量大打折扣。

3EPC总承包人才支撑相对薄弱。缺乏高素质的能够组织大型工程项目投标工作、合理确定报价、合理承包并商签合同的商业人才,还缺乏能够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各种合同文本和各种项目管理软件,能够进行质量、投资、进度、安全、信息控制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4、部分政府职能部门还未适应相关手续由总承包方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进度。

5、如何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双方的工作界面、工程内容及承包范围。EPC总包合同往往金额较大,采用的也非不可调整的固定总价合同,投标单位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方式,在后期以施工方案、地基处理、工程量变更等原因索赔费用,致使EPC项目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

6EPC总承包招标过程中,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招标文件及招标书不可能完整准确地对项目进行描述与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地下不可预见的各种管线的迁改,产生的费用如何处理。

四、审计在EPC总包项目中的作用与地位

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相比,EPC模式下开展工程审计,特别是跟踪审计面临诸多的难点和障碍。

1EPC模式下的政府审计,对项目的建设程序审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等的合法、合规性均应严格审核,公平选择出有实力的总承包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防止管理风险。

2、在EPC模式下,业主仍然存在工程造价失控的风险。工程应从项目概算审核、招投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关键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索赔、进度款支付审核及最终的工程结算审核等各个环节开展审计,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投资,防止超投资风险。

3、由于EPC模式往往是在初步设计时进行概算编制,以此作为投资控制或依据概算来进行控制价编制,按其价格进行招投标,如果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够,造成概算偏差过大,那么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将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审计应将审计关口前移,抓住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拓展和延伸审计范围,根据EPC模式的特点,调整跟踪审计的方式与方法,加强对项目前期的跟踪管理和后期的结算审核,强化跟踪审计的过程服务与配合。

五、审计人员对EPC总包模式的思考

EPC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值得思考的是采用EPC总承包的成功案例较少,对于实施过程中工程内容及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应加强招标前期工作,细化工程内容与项目要求。针对EPC项目实际可操作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因此加强项目前期风险管控,是项目实施需要重点关注与防范的地方。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建筑工程要求及服务方式的不断提高,EPC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管理模式,由于其具有结构层次分明,责任明确且管理多样性等特点,虽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和不足,但却阻挡不了他在我国迅速应用的事实。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提高水平,使EPC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李蕙)

 

EPC总承包模式探讨

硚口区审计局  李蕙

EPC工程总承包是“设计、采购、施工”的三个英文单词第一个英文字母的缩写(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是指在项目决策阶段以后,建设单位作为业主将建设工程从设计开始,经招标,委托一家工程公司或联合体对设计、采购、施工进行总承包。按照承包合同约定的总价或可调总价方式,由工程公司负责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进度、费用、质量、安全以及设备安装、试车、技术培训、交付等方面进行管理和控制,并按合同约定完成工程。最终向建设单位提交一个符合合同约定、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并经竣工验收合格的建设工程承包模式。

    一、 EPC总承包模式的特点

     1、 强调和充分发挥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对设计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的强调和发挥,有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整体方案的不断优化。

    2、有效克服设计、采购、施工相互制约和相互脱节的矛盾,有利于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工作的合理衔接,有效地实现建设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符合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约定,确保获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3、建设工程质量责任主体明确,有利于追究工程质量责任和确定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人。

    4、在EPC总承包模式下,发包人不应该过于严格地控制总承包人,而应该给总承包人在建设工程项目建设中较大的工作自由。发包人需要做的是了解工程进度、工程质量是否达到合同要求,建设成果是否能够最终满足合同约定,是否达到招标及合同约定的建设工程的功能标准。

   5EPC总承包项目的总承包人对建设工程的“设计、采购、施工”整个过程负总责、对建设工程的质量及建设工程的所有专业分包人履约行为负总责。总承包人是EPC总承包项目的责任人。

二、EPC合同实施中的常见问题

EPC项目协议书末尾明确:除根据合同约定的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进行增减的款项外,合同价格不做调整。复杂严谨的合同条款仍然无法避免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费用纠纷,如:

1、因招标文件未对道路下水是否为雨污分流进行明确,致使实施时难以认定;

2、道路施工过程中发现路基较大面积土质为软土层,现场需大量更换土方,费用增加较大;

3、道路交叉口有公安监控一处,迁改费用如何定性;

4、天然气管道、主供水管道及高压线迁移等,由于多为垄断企业施工,正常计费与实际费用之间差额较大如何计算;

5、招标清单为现状道路及绿化带拆除,单位为项,场地内的树木移栽费用如何处理等等。

三、EPC总承包模式的问题分析

1、设计质量无保证,由于总包单位的设计、施工仍然按照原由单位的运作模式运作,仍然缺乏有效沟通,没有以设计为主导,更有的单位甚至边设计边施工。

2、不排除总包单位在承接到工程后找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层层分包,在利益驱使下,分包单位为了满足自己利益最大化,造成项目工程质量大打折扣。

3EPC总承包人才支撑相对薄弱。缺乏高素质的能够组织大型工程项目投标工作、合理确定报价、合理承包并商签合同的商业人才,还缺乏能够按照国际通行项目管理模式、程序、方法、标准进行管理,熟悉各种合同文本和各种项目管理软件,能够进行质量、投资、进度、安全、信息控制的复合型管理人才。

4、部分政府职能部门还未适应相关手续由总承包方办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批进度。

5、如何在招标过程中明确双方的工作界面、工程内容及承包范围。EPC总包合同往往金额较大,采用的也非不可调整的固定总价合同,投标单位可以采取不平衡报价的方式,在后期以施工方案、地基处理、工程量变更等原因索赔费用,致使EPC项目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

6EPC总承包招标过程中,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招标文件及招标书不可能完整准确地对项目进行描述与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地下不可预见的各种管线的迁改,产生的费用如何处理。

四、审计在EPC总包项目中的作用与地位

与传统的工程管理模式相比,EPC模式下开展工程审计,特别是跟踪审计面临诸多的难点和障碍。

1EPC模式下的政府审计,对项目的建设程序审计、招标投标、合同签定等的合法、合规性均应严格审核,公平选择出有实力的总承包商,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并有效防止管理风险。

2、在EPC模式下,业主仍然存在工程造价失控的风险。工程应从项目概算审核、招投标文件、招标控制价、关键材料设备采购、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索赔、进度款支付审核及最终的工程结算审核等各个环节开展审计,可以有效控制工程投资,防止超投资风险。

3、由于EPC模式往往是在初步设计时进行概算编制,以此作为投资控制或依据概算来进行控制价编制,按其价格进行招投标,如果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够,造成概算偏差过大,那么对工程项目的投资将会带来较大影响。因此,审计应将审计关口前移,抓住影响项目建设的关键环节,积极拓展和延伸审计范围,根据EPC模式的特点,调整跟踪审计的方式与方法,加强对项目前期的跟踪管理和后期的结算审核,强化跟踪审计的过程服务与配合。

五、审计人员对EPC总包模式的思考

EPC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行的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积极推行工程总承包管理,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的必然要求。值得思考的是采用EPC总承包的成功案例较少,对于实施过程中工程内容及范围不明确的问题,应加强招标前期工作,细化工程内容与项目要求。针对EPC项目实际可操作的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因此加强项目前期风险管控,是项目实施需要重点关注与防范的地方。

综上所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对建筑工程要求及服务方式的不断提高,EPC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项目管理模式,由于其具有结构层次分明,责任明确且管理多样性等特点,虽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和不足,但却阻挡不了他在我国迅速应用的事实。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国内外的成功案例,总结经验,提高水平,使EPC模式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领域。(李蕙)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武汉市审计局 联系方式:027-82938458
网站标识码:4201000052 鄂ICP备20006689号-1 egw.png鄂公安网安备42010202000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