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提升武汉市自然资源审计干部综合素质,扎实推进“三个提升年”行动,武汉市审计局从“政治能力、专业素养、创新思维、审计作为”四个方面提升自然资源审计团队能力素质,着力打造一支“懂政策、精业务、会技术、有担当、善作为”的复合型资环审计铁军,推动审计监督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以政治建设铸魂,夯实“政治能力”根基。坚持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定位,将政治能力提升贯穿素质提升全过程。一是深化理论武装。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更加准确把握审计机关的政治功能和政治属性,找准审计切入点。二是强化党性淬炼。以“审计红护卫生态绿”党建品牌为指引,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在审计项目中同步开展支部主题党日、廉政教育,通过“理论铸魂+实践砺剑”,打造党性过硬的自然资源审计团队。
二、以专业培训强基,提升“核心业务”素养。针对自然资源审计点多线长面广、多学科交叉、多政策叠加特点,构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一是政策法规系统学。梳理中央及地方政策文件50余项、自然资源领域常用法律法规25部,编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重点法律法规汇编》,确保知识供给与审计实践需求同频共振。二是专业知识跨界学。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行业领域,打造“指尖课堂”,推送审计理论知识与操作指南、经典案例分析、心得体会与业务探讨等学习资料,帮助团队学员提升业务能力。三是实务技能跟岗学。6名资深导师与12名学员结对,量身定做“一员一策”,制定针对性培训计划,动态优化培养方案,重点强化对问题定性、责任界定、取证规范等核心能力的指导,在“实战中练本领、在协作中补短板”。四是强基提能多维学。组织开展资环审计大讲堂,以讲促学,把政策讲透,把方法讲活;组织开展团队“打擂比武”,以赛促学,进一步激发学习热情;组织开展全市资源环境审计统筹项目,以审促学,让学员在项目实操中学思践悟,锻炼成长。
三、以技术创新提效,锻造“数字赋能”能力。顺应科技强审趋势,推动审计方式从人工查账向数据赋能转型。一是巧用数据平台。利用自然资源资产大数据审计平台,实现“一数一源、一源多用”,在审计实践中总结开发违规侵占耕地和湖泊蓝线、林地数据不一致等多个审计模型,提升疑点发现效率。二是强化技术应用。学习掌握ArcGIS等地理信息软件,SQL、Python等数据分析工具和Deepseek等人工智能软件,进一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升审计效率。
四、以审代训提能,淬炼“实战精兵”本领。秉持“审中学、学中审”理念,把审计现场变课堂、把项目一线当赛道。一是审计项目练兵。将自然资源审计项目作为主阵地,导师领衔、学员跟班,全流程参与方案编制、现场取证、底稿编制、报告撰写,做到以学促审、以审促效。二是审计案例复盘。组织召开复盘会,开展项目后评估,围绕审计思路、问题定性、证据链条、法规适用和成果转化等关键点“解剖麻雀”,让学员在复盘中悟方法、提能力。(马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