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资讯 >> 综合论坛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视角下的韧性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2025-10-20 15:10
【字体:
分享至: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为更好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笔者从投资审计的视角,浅析如何促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概念主要应用于城市防灾领域,是指城市在面对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灾害冲击,并有在灾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

一、韧性城市建设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政策执行与规划审计

审计重点关注城市规划是否符合韧性建设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如防洪排涝、海绵城市、应急设施、绿色建筑、智慧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规划是否形成“顶层设计-区域实践-城市治理”的韧性城市建设体系,评估城市总体规划中韧性指标的嵌入程度,如是否将防洪排涝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覆盖率等纳入强制性条款,从基础设施、应急管理、生态保护等多维度提升城市抵御风险能力。

(二)资金管理与使用审计

审计应围绕韧性建设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效益及可持续性开展审计监督资金分配合规性方面重点关注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绩效追踪方面重点关注“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全周期评估推动财政资金发挥效益,促进应急能力提升

(三)项目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运维审计

项目前期决策期重点关注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深度、风险评估的充分性、设计标准的韧性要求项目工程实施期重点关注建设质量管控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督,审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等环节,关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和新技术(如韧性材料、智慧监测)的应用运营维护期重点关注项目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更新改造计划、应急演练的常态化及各种投资建设管理模式下运营绩效监管。

(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审计

关注应急体系完整性评估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演练实效,如应急物资储备、区联动机制是否存在薄弱环节

(五)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审计

关注项目智慧化应用审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如关注工程建设保险隐患排查模式,通过保费与隐患整改率挂钩,审计保险机构评估报告的客观性推动安全管理从政府监管向市场共治转型。关注网络安全防护审查城市运行监测平台的访问权限管理、数据加密措施及人员培训机制情况推动因网络攻击导致系统瘫痪。

二、城市韧性建设审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某泵站排水防涝建设项目审计中,聚焦项目规划实施、建设目标落地、安全运行、投资经济效益实现等情况,揭示项目排涝能力未达预期,基本完工的泵站项目暂无法接收应急任务等问题。督促主管部门将泵站排涝系统布局点位纳入治理台账,建立泵站运营体制机制,实现城市区域内涝治理治长远、治根本”,促进提升排涝工程“韧性”,强化城市防洪抗灾能力(王锐)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为更好践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笔者从投资审计的视角,浅析如何促进建设安全可靠的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概念主要应用于城市防灾领域,是指城市在面对飓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城市基础设施系统能够有效抵御灾害冲击,并有在灾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转的能力。

一、韧性城市建设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政策执行与规划审计

审计重点关注城市规划是否符合韧性建设要求,政府投资项目(如防洪排涝、海绵城市、应急设施、绿色建筑、智慧基础设施、公共卫生体系)规划是否形成“顶层设计-区域实践-城市治理”的韧性城市建设体系,评估城市总体规划中韧性指标的嵌入程度,如是否将防洪排涝标准、应急避难场所覆盖率等纳入强制性条款,从基础设施、应急管理、生态保护等多维度提升城市抵御风险能力。

(二)资金管理与使用审计

审计应围绕韧性建设专项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效益及可持续性开展审计监督资金分配合规性方面重点关注专项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资金绩效追踪方面重点关注“投入-过程-产出-效益”全周期评估推动财政资金发挥效益,促进应急能力提升

(三)项目工程建设全生命周期管理与运维审计

项目前期决策期重点关注项目立项的必要性、可行性研究深度、风险评估的充分性、设计标准的韧性要求项目工程实施期重点关注建设质量管控强化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督,审查招投标、材料设备采购、设计变更等环节,关注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控制和新技术(如韧性材料、智慧监测)的应用运营维护期重点关注项目设施日常维护保养、更新改造计划、应急演练的常态化及各种投资建设管理模式下运营绩效监管。

(四)风险防控与应急能力审计

关注应急体系完整性评估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和演练实效,如应急物资储备、区联动机制是否存在薄弱环节

(五)技术创新与数字化审计

关注项目智慧化应用审查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如关注工程建设保险隐患排查模式,通过保费与隐患整改率挂钩,审计保险机构评估报告的客观性推动安全管理从政府监管向市场共治转型。关注网络安全防护审查城市运行监测平台的访问权限管理、数据加密措施及人员培训机制情况推动因网络攻击导致系统瘫痪。

二、城市韧性建设审计案例分析与启示

某泵站排水防涝建设项目审计中,聚焦项目规划实施、建设目标落地、安全运行、投资经济效益实现等情况,揭示项目排涝能力未达预期,基本完工的泵站项目暂无法接收应急任务等问题。督促主管部门将泵站排涝系统布局点位纳入治理台账,建立泵站运营体制机制,实现城市区域内涝治理治长远、治根本”,促进提升排涝工程“韧性”,强化城市防洪抗灾能力(王锐)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武汉市审计局 联系方式:027-82938458
网站标识码:4201000052 鄂ICP备20006689号-1 egw.png鄂公安网安备42010202000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