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资讯 >> 综合论坛

浅谈基层巡察与经济责任审计的区别

发布时间:2017-10-16 09:10
【字体:
分享至:
 

青山区审计局 赵斌

近期,笔者作为审计人员,临时抽调到巡察组开展区级巡察,通过两轮四部门巡察,对政治巡察有了新的认识。巡视巡察是依章治党,经济责任审计是依法治国,两者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是一个是在党内、一个是在国家。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和学习,粗浅谈一谈两者之间的不同。

一、站位角度不同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察是巡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巡察是政治巡察,不是业务巡察,突出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政治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抓手,是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是业务审计,重点是检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工作导向不同

巡察是政治体检。巡察工作坚持问题为导向,突出把纪律挻在前面,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从而强化遏制作用。巡察组到被巡察单位不是总结工作、推广经验,歌功颂德,而是从治病救人的角度出发,挑刺把脉,发现问题。

审计是业务体检。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突出权力监督制约重点,客观反映领导干部任期履职尽责情况。审计组既要反映好的一面,又要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界定责任。

三、内容任务不同

市县巡察工作重点检查巡察对象执行党章党规、遵守党纪,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突出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扣“六项纪律”,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紧抓“三个重点”,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促进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和依法行政,依法依纪反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方式方法不同

市县巡察工作主要采取联动巡察、专项巡察、交叉巡察、机动巡察等方式,机动灵活、务实高效地开展。巡察组进驻被巡察单位后,主要采用预告、听取汇报、专题座谈、个别谈话、列席会议、查阅资料、测评和问卷调查、受理举报等方式开展巡察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采取上审下、同级审和离任审、任中审方式。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后,主要采用查阅资料、针对性开展座谈和个别询问等方式开展审计,同时运用“OA”系统、互联网、大数据和委托第三方鉴定等方法开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五、结果运用不同

地方党委主要领导听取巡察报告后,启动问责、追责机制。被巡察单位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和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等,并以适当形式在党内通报、社会公开;纪委根据移交的问题和线索,提出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等处理意见;组织部门根据移交的问题和线索,建立台账,谋划对干部经常性教育、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违规用人案件的查处追责上。

    审计结束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干部管理监督规定的相关要求,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
 

青山区审计局 赵斌

近期,笔者作为审计人员,临时抽调到巡察组开展区级巡察,通过两轮四部门巡察,对政治巡察有了新的认识。巡视巡察是依章治党,经济责任审计是依法治国,两者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是一个是在党内、一个是在国家。下面本人结合工作和学习,粗浅谈一谈两者之间的不同。

一、站位角度不同

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手段,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巡察是巡视工作的延伸和拓展。巡察是政治巡察,不是业务巡察,突出是党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政治责任。

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是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重要抓手,是干部管理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责任审计是业务审计,重点是检查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二、工作导向不同

巡察是政治体检。巡察工作坚持问题为导向,突出把纪律挻在前面,纪在法前、纪严于法,从而强化遏制作用。巡察组到被巡察单位不是总结工作、推广经验,歌功颂德,而是从治病救人的角度出发,挑刺把脉,发现问题。

审计是业务体检。经济责任审计坚持党政同责、同责同审,突出权力监督制约重点,客观反映领导干部任期履职尽责情况。审计组既要反映好的一面,又要反映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价、界定责任。

三、内容任务不同

市县巡察工作重点检查巡察对象执行党章党规、遵守党纪,落实党风廉政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情况,突出党的领导,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紧扣“六项纪律”,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紧抓“三个重点”,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倒逼改革、促进发展。

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情况,促进领导干部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和依法行政,依法依纪反映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方式方法不同

市县巡察工作主要采取联动巡察、专项巡察、交叉巡察、机动巡察等方式,机动灵活、务实高效地开展。巡察组进驻被巡察单位后,主要采用预告、听取汇报、专题座谈、个别谈话、列席会议、查阅资料、测评和问卷调查、受理举报等方式开展巡察工作。

经济责任审计主要采取上审下、同级审和离任审、任中审方式。审计组进入被审计单位后,主要采用查阅资料、针对性开展座谈和个别询问等方式开展审计,同时运用“OA”系统、互联网、大数据和委托第三方鉴定等方法开展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

五、结果运用不同

地方党委主要领导听取巡察报告后,启动问责、追责机制。被巡察单位根据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和建立整改工作台账等,并以适当形式在党内通报、社会公开;纪委根据移交的问题和线索,提出拟立案、初核、谈话函询等处理意见;组织部门根据移交的问题和线索,建立台账,谋划对干部经常性教育、班子配备和干部调整、违规用人案件的查处追责上。

    审计结束后,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有关部门和单位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等干部管理监督规定的相关要求,将审计结果作为考核、任免、奖惩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并以适当方式将审计结果运用情况反馈审计机关。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武汉市审计局 联系方式:027-82938458
网站标识码:4201000052 鄂ICP备20006689号-1 egw.png鄂公安网安备42010202000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