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资讯 >> 审计要闻

武汉:创新引领深化财政审计 奋力书写“同级审”优异答卷

发布时间:2025-10-15 10:10
【字体:
分享至:


武汉市审计局紧紧围绕财政审计主责主业,以干部素质提升年”“科学规范提升年”“审计作为提升年”行动要求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勇于破局攻坚,不断提升财政审计监督效能。

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健全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系统梳理机制,全面收集、深入研究审计署、省审计厅及副省级城市审计机关关于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的内容重点与创新亮点,按事项类型归纳整理形成典型问题案例集为审计实践提供精准参考。严格落实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审计人员及时跟进学习相关政策解读、培训课件及专题教学资源,精准把握财政政策前沿动态与改革要求,全面提升政策理解与运用水平。

二、优化审计方案,提升监督质效。在审计方案制定与执行环节,深化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精准筛查预算执行率低、资金频繁转往来等问题,深挖问题根源。在审计方案批注中,清晰阐明审计目标、以往常见问题及本次审计重点,确保不同业务背景参审人员均能看得懂、记得住、会使用同时,完善对区级审计机关开展同级审工作的指导机制,推动“基础资料共享、方式方法互通”模式落地见效。

三、深化协同联动,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构建完善与财政部门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立项前充分征求意见、进点后详细宣讲方案,常态化开展联合调研座谈,并有效协同开展非税收入征缴检查、“三资”清理核查等专项工作,形成监督合力。规范审计项目调度机制,严格执行“周调度、半月小结、月汇报”制度,搭建审计人员轮流主讲、汇报进展的平台,营造“干多干少一目了然、干好干坏全体评价”的公平透明氛围,激发团队活力。

四、提炼审计成果,推动长效治理。在同级审工作中,全面准确认定涉及预算管理、资金绩效、债务风险等方面问题推动出台《市直部门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评价机制》等政策文件,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摸清转移支付资金规模、隐性债务总量等财政管理核心底数,揭示潜在风险隐患,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促进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实现审计监督与财政管理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胡晓锋)



武汉市审计局紧紧围绕财政审计主责主业,以干部素质提升年”“科学规范提升年”“审计作为提升年”行动要求为指引,坚持守正创新,勇于破局攻坚,不断提升财政审计监督效能。

一、强化基础建设,提升专业能力。建立健全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系统梳理机制,全面收集、深入研究审计署、省审计厅及副省级城市审计机关关于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的内容重点与创新亮点,按事项类型归纳整理形成典型问题案例集为审计实践提供精准参考。严格落实常态化学习机制,组织审计人员及时跟进学习相关政策解读、培训课件及专题教学资源,精准把握财政政策前沿动态与改革要求,全面提升政策理解与运用水平。

二、优化审计方案,提升监督质效。在审计方案制定与执行环节,深化大数据审计技术应用,精准筛查预算执行率低、资金频繁转往来等问题,深挖问题根源。在审计方案批注中,清晰阐明审计目标、以往常见问题及本次审计重点,确保不同业务背景参审人员均能看得懂、记得住、会使用同时,完善对区级审计机关开展同级审工作的指导机制,推动“基础资料共享、方式方法互通”模式落地见效。

三、深化协同联动,狠抓工作落实。积极构建完善与财政部门常态化沟通协作机制立项前充分征求意见、进点后详细宣讲方案,常态化开展联合调研座谈,并有效协同开展非税收入征缴检查、“三资”清理核查等专项工作,形成监督合力。规范审计项目调度机制,严格执行“周调度、半月小结、月汇报”制度,搭建审计人员轮流主讲、汇报进展的平台,营造“干多干少一目了然、干好干坏全体评价”的公平透明氛围,激发团队活力。

四、提炼审计成果,推动长效治理。在同级审工作中,全面准确认定涉及预算管理、资金绩效、债务风险等方面问题推动出台《市直部门贯彻落实过紧日子评价机制》等政策文件,促进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同时,摸清转移支付资金规模、隐性债务总量等财政管理核心底数,揭示潜在风险隐患,切实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建设性作用,促进提升财政管理规范化水平,实现审计监督与财政管理的良性互动、协同发展。(胡晓锋)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武汉市审计局 联系方式:027-82938458
网站标识码:4201000052 鄂ICP备20006689号-1 egw.png鄂公安网安备42010202000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