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市审计局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审计中,紧扣政策落实、资金管理、项目建设、信息系统、建后管护等五个方面强化审计监督,以高质量审计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
一是关注体制机制建立情况。审查农田建设规划是否先行制定并有效执行,储备库制度是否建立并动态管理,选址是否遵循集中连片、整体推进、优先扶持“两区”原则,建设内容是否紧扣“田、土、水、路、林、电、技、管”八大要素,是否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动相关政策落实到位。
二是关注资金使用情况。审查项目建设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资金拨付是否为国库集中支付,工程款项是否匹配建设进度,是否存在挤占挪用、虚报冒领、虚列支出等问题,是否存在财政资金滞留、闲置、损失浪费及效益低下等现象,促进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三是关注项目管理情况。审查项目实施是否遵循规划设计和预算批复,招标采购程序及合同签订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肢解发包、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损失浪费等问题,竣工验收是否程序规范、内容完整、真实有效,推动建设项目规范管理。
四是关注信息数据运用情况。审查全国农田建设综合监测监管平台等信息系统建设、更新、维护及应用情况,项目开工、建设、地理位置等各阶段信息填报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入库面积及土地利用类型是否符合规定,项目档案是否系统整理、规范组卷、电子存档,助力保障信息真实、完整、准确。
五是关注建后管护情况。审查项目竣工验收后是否及时办理资产交付手续、建立健全管护制度、明确落实管护责任,是否存在工程闲置、损毁或无法正常运行等情况,是否持续跟踪监测耕地质量变化、有效防范和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及撂荒问题,推动良田良用、发挥长效。(杨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