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武汉市审计局在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审计中,重点关注财政支持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市级财政资金分配为切入点,沿着财政资金流向穿透到资金使用最末端,助力打通涉农资金“最后一公里”。
一、聚焦市级监管责任,筑牢绩效管理根基。重点关注市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对市级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职责履行情况,核查设定的项目绩效指标是否科学合理,是否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等关键要素进行动态监控,对项目实际进展与预期目标的契合度与偏离度是否及时、有效评估,助力夯实主管部门指导、开展绩效评估主体责任及监督检查。
二、压实区级审核责任,严把项目实施关口。紧扣绩效核心,紧盯资金流向,审计触角延伸至区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以及接受财政补助的项目。通过“资料查阅+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运用企业登记信息、卫星影像等数据资料,对项目选取程序的合规性、项目实施的真实性、验收资料的严谨性以及项目成果的实际效益,进行全方位、穿透式审查,客观公正评价区级主管部门在项目申报、评审、实施、日常监管、验收,以及配合做好绩效评价等环节的履职尽责情况,助推区级主管部门严格落实审核责任。
三、科学评价资金效益,突出助农实效导向。在评价农业项目资金使用效果时,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充分研判主客观因素,在审核发票、合同、银行回单等形式上是否统一的同时,更加注重核心要素的一致性,将项目的设立、发挥助农惠农效果作为判断的主要标准,严肃查处骗取、套取涉农资金等行为,助推财政资金真正流向需要帮助和支持的农户和企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审计保障。(张萃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