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审计局在2024年度市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对标“科学规范提升年”“审计作为提升年”行动要求,以推进审计规范化建设、审计监督效能提升、审计成果转化应用为目标,推进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提质增效。
一是科学统筹布局。根据往年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紧盯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要求、大财政体系建设“三资”清理等重点工作,深入调研拟审对象业务特点、预算规模、资金总量等情况,科学确定年度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从市直部门预决算管理、政府采购及项目执行、资产管理三方面为切入点,通过涵盖事前预算编制、事中执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的全流程审计,融合数据分析比对、现场核查验证、业务链条追溯、关联数据印证等方式方法,结合政策合规性审查、资金使用效益评估、风险隐患排查等多维度核查,不断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广度、精度和深度。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以创新促转型,深化“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审计实践,推动审计模式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依托大数据技术建立多维分析模型,通过数据挖掘、比对筛查,精准锁定异常线索,对预算执行、“五项经费”、政府采购、资产清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全流程数据穿透分析。组建“业务骨干+数据分析专家”团队,打破专业壁垒,建立“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疑点推送—现场验证”闭环工作流程,推动业务与技术融合。
三是强化质量管控。实行“挂图作战、进度上墙”管理,严格落实组长负责制,加强审计现场精细化管理。明确疑点核查负责人、完成时限和进度情况,精准划分责任,每周定期总结调度,确保审计项目按期完成。围绕落实“过紧日子”要求,系统梳理预算执行审计中的常见问题,编制问题清单,提升识别和处理共性问题的效率。加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从证据材料的获取到审计报告的撰写,主审、组长、处室负责人层层把关、严格复核,确保审计质量。
四是强化成果运用。督促相关单位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立查立改,举一反三,建章立制,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健全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注重把揭示微观问题与服务宏观决策结合起来,对因体制机制导致的共性问题和亟需引起重视的个性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对策,提升以审促改促治效能。(钟世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