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png
当前位置: 首页 >> 审计资讯 >> 审计文苑

唤醒生僻字

发布时间:2020-01-16 14:01
【字体:
分享至:

唤醒生僻字

洪山区审计局 石英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最近耳边经常响起这首歌。由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2018年作词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网络走红。歌词中70多个生僻字,我可能认识不到四成,自感羞愧难当。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我国自从有汉字以来,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汉字,中间经过多次变化和改革,但是历代的变革几乎都是兼收并蓄的,以致使汉字越积越多。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约为3500至4500字,发展到现今约有近10万字,其中包括大量人们不常用的生僻字。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生僻字没有一个标准,不能拿《新华字典》来框定。因为字典里也有很多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也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拼不出来的“麻烦”,因为汉字数量太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共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经(《易经》、《尚书》、《左转》、《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 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毛泽东选集》四卷,总字数为660273个,使用不同的单字只有2981个。

这里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许多皇帝名所用的汉字古怪而生僻,平时很少见。帝王的名字为啥多见生僻字呢?名字寓意首先是要使皇帝本人能洪福齐天,其次要兼顾到江山社稷的永固和传承,还要能福泽百姓,或者拓展疆土。最重要的一点是方便百姓避讳,古代规定百姓不能与皇帝同名字。

下面列举一些皇帝所用的比较怪僻的名字。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儁念jùn,才智超群的意思。 燕幽皇帝慕容暐:暐念wě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 西凉昭武王李暠:暠念gǎo,或念hào。念gǎo形容“光明、明亮”,念hào同“皓” 。 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彧念yù,意思为“有文才”。北周武帝宇文邕:邕念yōng,和谐的意思。武曌:念zhào,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用过。结构特殊,能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这一磅礴景象。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在平常阅读各类书籍的过程中,我遇到的生僻字不少,例如歌词中出现的“圭臬”一词,我不知其音不明其意,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方“羸”、“傩”、“笏”、“襻”、“榫”、“荥”、“觞”、“鬈”、“蕻”、“觳觫”、“喧豗”、“葳蕤”、“叆叇”、“缱绻”。还发现很多原本不知道的多音字,例如“对峙””的“峙”,“揣测”的“揣”,“中牟”的“牟”等。“松柏”的“柏”居然有三种发音等等。“不揣浅陋”、“箪食壶浆”等词不知其意,更不知道用法。说到底还是自己学习少用的少,知识储备不够,或是没有做深度理解,所以记忆不深刻。做一个爱读书学习的人,唤醒生僻字,对生僻字认识和了解的更多。

   通过多读书来提升自己,接受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不但可以扩展自己对生僻字的认知范围,还可以了解一些自己未知的水名、地名,例如沅江、环江、汀江等,比方说“曹甸”、“内乡”、“西蒋村”等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唤醒学生时代学过的知识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 通过用心阅读各类书籍,发现自己不只是很多的字词不认识、不理解,其他各个方面诸如历史名人,近代故事,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感觉很无知很浅薄很惭愧。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在这秋收冬藏、沉淀与孕育、积蓄能量的最美季节里,不负好时光,读书正当时,还是多走点心,好好读书吧!

唤醒生僻字

洪山区审计局 石英

“我们中国的汉字,落笔成画留下五千年的历史,让世界都认识,我们中国的汉字,一撇一捺都是故事”,最近耳边经常响起这首歌。由苏州90后小伙陈柯宇2018年作词作曲的歌曲《生僻字》在网络走红。歌词中70多个生僻字,我可能认识不到四成,自感羞愧难当。

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我国自从有汉字以来,从古代的象形文字发展到今天的汉字,中间经过多次变化和改革,但是历代的变革几乎都是兼收并蓄的,以致使汉字越积越多。中国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甲骨文,约为3500至4500字,发展到现今约有近10万字,其中包括大量人们不常用的生僻字。

生僻字又称冷僻字,指不常见的或人们不熟悉的汉字。生僻字没有一个标准,不能拿《新华字典》来框定。因为字典里也有很多大学中文专业毕业也不认识的字,也有不少电脑里拼不出来的“麻烦”,因为汉字数量太大,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跟其他国家的语言文字一样,字典里的字词,绝大部分都是不常用的。以目前公认的《汉语大字典》为样本,它共收单字五万多。但是,实际通用的汉字并不很多。据统计,1000个常用字能覆盖约92%的书面资料,2000字可覆盖98%以上,3500个常用字就覆盖了现代出版物用字的99.48%。十三经(《易经》、《尚书》、《左转》、《公羊传》、《论语》、《孟子》等13 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其中不相同的单字数为6544个字。《毛泽东选集》四卷,总字数为660273个,使用不同的单字只有2981个。

这里讲一个有趣的现象,历史上许多皇帝名所用的汉字古怪而生僻,平时很少见。帝王的名字为啥多见生僻字呢?名字寓意首先是要使皇帝本人能洪福齐天,其次要兼顾到江山社稷的永固和传承,还要能福泽百姓,或者拓展疆土。最重要的一点是方便百姓避讳,古代规定百姓不能与皇帝同名字。

下面列举一些皇帝所用的比较怪僻的名字。前燕景昭皇帝慕容儁:儁念jùn,才智超群的意思。 燕幽皇帝慕容暐:暐念wěi,形容光很盛的样子。 西凉昭武王李暠:暠念gǎo,或念hào。念gǎo形容“光明、明亮”,念hào同“皓” 。 南朝宋太宗明帝刘彧:彧念yù,意思为“有文才”。北周武帝宇文邕:邕念yōng,和谐的意思。武曌:念zhào,只有武则天一个人用过。结构特殊,能使人联想到日月当空,光芒万丈这一磅礴景象。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不胜枚举。

   在平常阅读各类书籍的过程中,我遇到的生僻字不少,例如歌词中出现的“圭臬”一词,我不知其音不明其意,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比方“羸”、“傩”、“笏”、“襻”、“榫”、“荥”、“觞”、“鬈”、“蕻”、“觳觫”、“喧豗”、“葳蕤”、“叆叇”、“缱绻”。还发现很多原本不知道的多音字,例如“对峙””的“峙”,“揣测”的“揣”,“中牟”的“牟”等。“松柏”的“柏”居然有三种发音等等。“不揣浅陋”、“箪食壶浆”等词不知其意,更不知道用法。说到底还是自己学习少用的少,知识储备不够,或是没有做深度理解,所以记忆不深刻。做一个爱读书学习的人,唤醒生僻字,对生僻字认识和了解的更多。

   通过多读书来提升自己,接受时间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不但可以扩展自己对生僻字的认知范围,还可以了解一些自己未知的水名、地名,例如沅江、环江、汀江等,比方说“曹甸”、“内乡”、“西蒋村”等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也可以唤醒学生时代学过的知识点,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 通过用心阅读各类书籍,发现自己不只是很多的字词不认识、不理解,其他各个方面诸如历史名人,近代故事,风土人情等知之甚少,感觉很无知很浅薄很惭愧。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在这秋收冬藏、沉淀与孕育、积蓄能量的最美季节里,不负好时光,读书正当时,还是多走点心,好好读书吧!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主办单位:武汉市审计局 联系方式:027-82938458
网站标识码:4201000052 鄂ICP备20006689号-1 egw.png鄂公安网安备4201020200084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