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单位审计中,利用市直部门预算大数据审计平台,通过对比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和机构编制数据,并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数据,筛查数据,查找疑点,最终查实市直机关党员干部C经商办企业的事实。
从市直部门预算大数据审计平台,分享到102张Excel中间表格,其中,通过对“市直部门公务员开公司或兼职疑点表”进行筛查,审计人员发现M单位有三名人员列于该疑点表中,对此问题审计人员进行了进一步核实。
对于疑点表所筛查出来的三家可能为市直部门公务员所开公司或兼职所在公司,审计人员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了逐一核查,获取了3家企业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相关信息如下表:
姓名 |
企业 |
登记状态 |
职位 |
持股比例 |
成立日期 |
注销日期 |
A |
甲 |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
总经理 |
50% |
2017/8/24 |
-- |
B |
乙 |
注销 |
监事 |
0% |
2007/5/25 |
2015/2/3 |
C |
丙 |
注销 |
董事 |
100% |
2007/1/11 |
2018/6/26 |
随后,审计人员要求M单位提供在职干部名单、调出干部名单、近三年来退休干部名单,表上列明干部姓名、职务、任现职务的起始日期、任现职级的起始日期、编制情况等信息。相关信息如下表:
姓名 |
职务 |
任现职务时间 |
任现职级时间 |
编制情况 |
是否退休 |
A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2011.02 |
2007.02 |
行政编制 |
2017年3月退休 |
B |
M单位某处干部 |
2017.02 |
2017.02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C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2012.07 |
2011.02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通过将3家企业信用信息与3名干部的任职信息联合对比,得出以下信息:
姓名 |
职务 |
编制情况 |
是否 退休 |
企业 |
登记状态 |
职位 |
持股比例 |
成立日期 |
注销日期 |
A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行政编制 |
2017年3月退休 |
甲 |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
总经理 |
50% |
2017/8/24 |
-- |
B |
M单位某处干部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乙 |
注销 |
监事 |
0% |
2007/5/25 |
2015/2/3 |
C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丙 |
注销 |
董事 |
100% |
2007/1/11 |
2018/6/26 |
通过对比发现,M单位干部A于2017年3月退休,于2017年8月投资开设甲公司,即甲公司为干部A退休后开立;干部B在乙公司任监事,该公司于2015年2月3日注销,经进一步调查,审计人员了解到干部B于2015年4月开始在M单位工作,即干部B任监事所在公司在干部B在M单位工作之前已注销;干部C所投资企业于2007年1月11日成立,2018年6月26日注销,经进一步调查,审计人员了解到干部C(中共党员)自2007年10月至今在M单位工作,现任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行政编制),即干部C在M单位工作期间,一直存在经商办企业的问题。
经向M单位进一步了解,干部C在2014年4月本人填报2013年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中未填报企业登记相关信息。市委组织部重大事项报告抽查发现干部C注册有一家个人独资企业,2015年2月干部C就此事进行了书面情况说明,M单位提供到工商局信息中心查询企业相关信息,丙公司登记状态为“吊销,未注销”,2017年4月干部C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中填写了企业登记信息,并注明“该公司未注销,下一步办理注销手续”,后于2018年6月26日注销。
至此,市直机关党员干部C经商办企业的事实已经查明。审计人员将其移送主管部门处理。(冯进、洪烨)
在M单位审计中,利用市直部门预算大数据审计平台,通过对比工商企业登记数据和机构编制数据,并结合国库集中支付数据,筛查数据,查找疑点,最终查实市直机关党员干部C经商办企业的事实。
从市直部门预算大数据审计平台,分享到102张Excel中间表格,其中,通过对“市直部门公务员开公司或兼职疑点表”进行筛查,审计人员发现M单位有三名人员列于该疑点表中,对此问题审计人员进行了进一步核实。
对于疑点表所筛查出来的三家可能为市直部门公务员所开公司或兼职所在公司,审计人员利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了逐一核查,获取了3家企业的《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报告》,相关信息如下表:
姓名 |
企业 |
登记状态 |
职位 |
持股比例 |
成立日期 |
注销日期 |
A |
甲 |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
总经理 |
50% |
2017/8/24 |
-- |
B |
乙 |
注销 |
监事 |
0% |
2007/5/25 |
2015/2/3 |
C |
丙 |
注销 |
董事 |
100% |
2007/1/11 |
2018/6/26 |
随后,审计人员要求M单位提供在职干部名单、调出干部名单、近三年来退休干部名单,表上列明干部姓名、职务、任现职务的起始日期、任现职级的起始日期、编制情况等信息。相关信息如下表:
姓名 |
职务 |
任现职务时间 |
任现职级时间 |
编制情况 |
是否退休 |
A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2011.02 |
2007.02 |
行政编制 |
2017年3月退休 |
B |
M单位某处干部 |
2017.02 |
2017.02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C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2012.07 |
2011.02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通过将3家企业信用信息与3名干部的任职信息联合对比,得出以下信息:
姓名 |
职务 |
编制情况 |
是否 退休 |
企业 |
登记状态 |
职位 |
持股比例 |
成立日期 |
注销日期 |
A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行政编制 |
2017年3月退休 |
甲 |
存续(在营、开业、在册) |
总经理 |
50% |
2017/8/24 |
-- |
B |
M单位某处干部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乙 |
注销 |
监事 |
0% |
2007/5/25 |
2015/2/3 |
C |
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 |
行政编制 |
2017年在册 |
丙 |
注销 |
董事 |
100% |
2007/1/11 |
2018/6/26 |
通过对比发现,M单位干部A于2017年3月退休,于2017年8月投资开设甲公司,即甲公司为干部A退休后开立;干部B在乙公司任监事,该公司于2015年2月3日注销,经进一步调查,审计人员了解到干部B于2015年4月开始在M单位工作,即干部B任监事所在公司在干部B在M单位工作之前已注销;干部C所投资企业于2007年1月11日成立,2018年6月26日注销,经进一步调查,审计人员了解到干部C(中共党员)自2007年10月至今在M单位工作,现任M单位下属某局干部(行政编制),即干部C在M单位工作期间,一直存在经商办企业的问题。
经向M单位进一步了解,干部C在2014年4月本人填报2013年度《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中未填报企业登记相关信息。市委组织部重大事项报告抽查发现干部C注册有一家个人独资企业,2015年2月干部C就此事进行了书面情况说明,M单位提供到工商局信息中心查询企业相关信息,丙公司登记状态为“吊销,未注销”,2017年4月干部C在《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表》中填写了企业登记信息,并注明“该公司未注销,下一步办理注销手续”,后于2018年6月26日注销。
至此,市直机关党员干部C经商办企业的事实已经查明。审计人员将其移送主管部门处理。(冯进、洪烨)